闻言,副将们立刻又夸起他来,什么临危不惧,有勇有谋之类的话不要钱一样扔出来。
夸完后,才有人道:“你当初应该想办法联系我们去接应的,单靠自己也太危险了。”
“说的容易,你以为南蛮大营里消息那么好传过来?”另一个副将反驳。
该解释的解释清楚后,他们又商议了一下如何取回他藏起来的那部分东西。
正事说完以后,一个副将道:“方少爷住的地方准备好了吗?没有的话我亲自去安排一下。”
“不必,他住我的营帐就是。”云瑾卿道。
将军营帐最大最好就不用说,安全性也是最好的,对于这种安排,副将们完全没意见。
“那也好,他与将军您一起住,我们再没有不放心的。”
“确实。”
本意是将自己营帐让给他,自己去别的营帐住的云瑾卿闻言,不由看向身旁的人。
察觉到他目光的陶清之咬着肉干抬头,眉梢轻挑,以眼神问他,“干嘛?”
见他没注意他们的谈话,云瑾卿摇摇头,等副将们都离开后,才问他:“我的营帐还算大,介意同住吗?介意的话我先让人将东西收拾走。”
外面的条件必然比不上功德商店,陶清之倒是有心理准备,加上他除了对吃喝挑剔一些,其他的倒还好,因此并不在意:“随便。”
第17章 战乱古代17
既然他无所谓,想着住在一起也方便照看他的云瑾卿心里有了决定:“那就一起住吧。”左右他营帐中还有张榻。
“嗯。”陶清之点头。
接下来云瑾卿还有事情要处理,他想了想,出去拿了些闲书回来给他打发时间,自己则赶紧忙去了。
于是,陶清之就这么跟他一起出来,在军营里住下来。
每天吃着云瑾卿做的饭,无聊时在军营里逛逛,偶尔在将士们休息闲聊凑过去听听,除开那些个副将看到他时太过热情,陶清之觉得确实比在功德商店要有意思。
将士们刚开始担心“方康”这位富家公子看不上他们,并不敢主动与他说话。
等见他没事时会凑过来听他们聊天吹牛,好像不是那种目下无尘的人,才渐渐开始找他说话。
这天将士们正在吃午饭,看到他从附近路过,一个将士扬声道:“方少爷吃饭没?要不要过来一起吃点。”
陶清之本来就是回营帐去吃饭,自然不会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吃,当即摆摆手。
等他走后,另一个将士道:“有将军那么好的手艺给他开小灶,哪里用吃我们这大锅饭。”
“确实,不比不知道,一比将军做出来的菜那个香味,我感觉碗里的肉都没滋味了。”
“有肉吃你们还不知足,也不想想咱们当初饭都吃不饱的时候。”
“谁不知足了,就是夸夸将军厨艺好而已。”
陶清之在他之前送过来的肉吃完以后,又换了不少肉出来,如今将士们天天都能吃到肉。
上知道肉是他送的,将士们心里感激还来不及,对于他能吃将军的小灶,只是聊起来就说一说,倒没有其他意思。
实际上,将士们离得远还好,只要不在饭点特意往将军营帐那边跑,是闻不到的。
只苦了附近营帐的副将们,天天得闻着香味下饭,比如现在,他们就忍不住议论起来。
“你说将军他怎么连饭都会做,还做得那么好。”
“将军那么聪明,只要他想,难道还有学不会的?”
副将们就着香味下饭时,将军营帐内,陶清之端着碗吃得正香。
“喝点汤。”盛了碗汤放到他手边后,云瑾卿问他,“上午去哪玩了?”
“去县城里逛了逛,顺便引了个客人去店里。”陶清之端起汤喝了两口后道。
“什么样的客人?”云瑾卿一边重新拿起筷子,一边随口问。
“一个倒霉鬼。”
陶清之丢下一句总结,夹着鱼慢慢吃了几口,随后才道:“那人是个捕快,平日尽忠职守,替百姓办事。结果前些日子明明是为救人不小心重伤行凶的恶人,结果被救之人与那恶人竟然口风一致的说他们只是在打闹,让那捕快不但被革职,还将家里的房屋钱财都赔给受重伤的恶人。”
那捕快家就一个身体不好的老娘,知道家都没了后,老太太顿时病倒在床,甚至开始后悔为何要将儿子教得那么正直。
捕快倒是有几个好友,但家里都不宽裕,只能给他救救急,让他不至于沦落街头,至于他娘的病,却是无能为力。
“竟有这种事。”附近的城镇如今都归小王爷管辖,云瑾卿想着既然知道了,少不得要让人与他说一声。
“对了。”陶清之突然想起来什么,筷子稍微停了下,“我上午在县城的一家酒楼里看到一队人,听他们说到你和小王爷,还说什么圣旨。”
“应该是京城来人了。”云瑾卿立刻就猜到那些人的身份。
二人正说着,就有人通报小王爷过来了。
云瑾卿吩咐人请他去议事厅后,起身对桌前人道:你慢慢吃,我出去一会。”说完,他大步走出营帐。
议事厅。
小王爷已经坐在里面,看他进来后,也没心情寒暄,直接道:“京城来人了,估计马上就会到。”
“我已经知道了。”云瑾卿说完坐下来,和他商量应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