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节
    秦月远远听着他们的谈话,心情似乎好了许多,这些人找个活干不容易,找个好东家更是珍惜百倍,这样的人,才值得她帮。
    刚回到前院,吴氏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秦月,我家那口子呢?”
    “后面带着工人收麦呢。”
    吴氏哦了一声,赶紧去了地里,没一会儿,孙玉贵跟着吴氏急匆匆的跑出来。
    “秦月,跟你请个假,家里有点事。”
    “去吧。”
    人走了,婉儿从她背后冒出头儿。
    “夫人,您想不想知道他家出了何事?”
    “小鬼,不是我想知道,是你们俩想知道吧?”
    两人脸一红,不好意思的抓抓小脸,秦月一挥手:
    “去吧,小心点,别让人发现,回来报告给我。”
    得了令,两人一溜烟消失不见。
    董氏抱着静儿从屋里出来,“这丫头,太野了。”
    “挺好的,这样才能在严酷的环境下生存,娇滴滴的花朵,风吹雨淋,很快就会枯萎。”
    秦月接过静儿,捏了捏她的小脸。
    “好象又胖了,也长个子了。”
    “是啊,昨天我在炕上扶着她,还走了几步,真不象十个月的娃。”
    “吃的好,骨头发育的好,有力气,自然走路早了。”
    “是哦,要不了一个月,她就能自己走了。”
    两人抱着静儿,在院里的阴凉处坐着,王氏也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针线活,坐下来和她们一起唠着磕,好象都在等待着。
    没过多久,两小人回来了。
    满头大汗,董氏忙递给他们一碗绿豆汤。
    “又没干活,听个墙角也能累成这样?”
    “嘻嘻,猫的地方太闷了。”
    “快说吧!”
    婉儿一戳梁动,他立即会意,劈历拍啦的倒了出来。
    “有人找到孙家,说孙家卖的腌菜是坏的,差点吃出人命,闹着要打官司。”
    董氏看看秦月,王氏也看看,两人又互相看看。
    夫人的表情太平静了,好象知道要发生这种事似的。
    梁动喝了一口绿豆汤,接着说道:
    “乔氏吓得窝在屋里不敢出来,最后还是孙玉贵夫妻,还有孙亮,解决了此事。”
    秦月眉头一挑,“出了多少银子?”
    “十五两,”
    “一条人命这么少?”
    “是差点出人命,好在被民生药铺的大夫救了回来。”
    “那也少。”
    “孙家就这么多银子,还是这段时间赚的,以前的好象都给了衙门。”
    董氏骂了一句“败家娘们,有她在,孙家就好不了。”
    王氏也应道:“她就是个惹祸精,还到处宣扬要盖新房,我看不讨饭就不错了。”
    “哼,从咱家学会腌菜,从咱家买腌菜,掺合在一起,打着咱家的旗号,一家子白眼狼。”
    “夫人,您又不是不知道,为何无动于衷?”
    “自食其果,用不着我动手,再说除了乔氏,其他人本质不坏,不过是想赚点小钱,我自然随了他们的意。”
    “唉,您真是太善良了。”
    善良?跟秦月挂不着边吧?
    一时间,孙家的事在村里传的沸沸扬扬,全都是在骂他们的。
    吴氏没脸见人,天天在家窝着流眼泪,孙玉贵早就想通了,这事处理完,直接把乔氏和玉儿,一起赶到了那边的宅子。
    并且声明,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孙亮没提休妻之事,只是没跟着过去,他选择留在老宅,和爹娘一起过。
    第二天,孙玉贵去上工,吴氏也跟着去了。
    她看着秦月,用乞求的语气说道:“孩子有乔氏看着,我还能来你家上工不?”
    “暂时不能,人手都够了。”
    董氏替主子报不平,直接甩给她一句:
    “还想上工?等你学会了做大酱,到时候自家做了,再和我家的酱掺在一起卖?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你想咋就咋?你当这里是你家呀?”
    吴氏听了,一句话都说不出去,捂着嘴儿跑了出去。
    董氏冷哼一声,“夫人,对这样的人,您就不用客气。”
    “呵,我都没火呢,你倒把火发了。”
    “看着她就来气。”
    第97章 狗官改不了吃粑粑
    这算不算陪了夫人又折兵?
    本来一家三人都可以在庄家做工,现在只剩下一人,还闹得面上如此难看。
    真是活该。
    话说回来,庄家的麦子收了,也打了,也晒干装袋了。
    做工人的只发现麦子长得非常好,并没有注意产量,但秦月心里明白。
    六十亩地的麦子,相当于三百亩地的产量。
    她亲自称量过,一袋麦子一百斤,装了九百个袋子,那就是九万斤,一亩产量就是一千五百斤。
    除了优良的种子,空间井水发挥的作用最大。
    这事,谁也不知道!
    只知道,庄家的麦子大丰收。
    至于别家,听说产量并不怎么好,大概是因为那场暴雪的原因吧。
    收了麦,耕了地,种了二十亩玉米,二十亩红薯,二十亩花生。
    点上种,浇上水,工人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秦月给他们结了帐,约好了下次上工的时间,他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没有工人在地里,一个个小脑袋冒了出来,秦月看到后笑起来。
    是那些小灰兔,几个月时间,它们繁殖了好几窝,一出来就开始觅食。
    大黄早就盯着呢,看到它们出来,撒丫子跑了过去,冲着兔子一阵狂叫,只见那些兔子越过果树苗,恳食着地里刚长出来的杂草。
    秦月表示,大黄有功,晚上加餐。
    小豹冲她喵喵叫着,她用手撸了几下:“你也有功,晚上一起加餐。”
    就连上空的三只鹰,也向她提着要求。
    六月初,官差来村里收公粮。
    让人没想到的是,公粮竟然长了!
    村民听后气愤的不行,“这还让人怎么活?本来暴雪就受损,还要多交,那我们吃啥?”
    官差不耐烦起来:“不交也行,用银子顶,银子若没有,那就去大牢里面待着去。”
    一句话,谁都不敢哼声了。
    胡海也只敢背地里生闷气,胳膊扭不过大腿,交就交吧,有庄家在,赚钱再买就是了。
    秦月背着手,冷眼旁观这一幕,手紧紧握了又握。
    狗官改不了吃粑粑,把主意打到百姓身上来了,朝廷有规定,良田一亩交公粮一百斤,现在是二百斤,荒田一亩五十斤,变成了一百斤。
    看来还是下手太轻了,眼看着村里人把公粮都交了,只剩下庄家。
    没想到官差打开花名册念道:“庄家,一亩地二百斤。”
    石头着急了:“我家是荒地,怎么跟良田交的一样?”
    “县令大人说了,你家是青石镇的富户,要多上缴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石头气的胸口一鼓一鼓的,他看着秦月问道:
    “媳妇,交不交?”
    秦月扫了一眼官差,轻声说道:
    “交,把粮食抬过来,该交多少就交多少,咱们庄家可是良民,什么时候都以朝廷为重。”
    官差们勾着唇,不屑的笑笑。
    算你们聪明,还知道民不与官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