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的时候, 我去给那孩子换药,就没有看见孩子的爷爷。”
“药换完了也不见人,我便去找师父。师父让人出去找了找, 最后也没找到人。”
药童很不明白, 看着床上还在昏迷不醒的猫儿, “他爷爷丢下他走了, 这么小的孩子, 以后一个人可怎么活啊。”
黎小鱼也看了一眼孩子。
老人的意思,黎小鱼能明白。
想给孩子谋一条生路, 让孩子在他的手下过活。
“没事, 我会带回去。”
在黎小鱼要离开的时候,猫儿终于醒了。
他找了一圈, 没有看见他的爷爷。
黎小鱼看着孩子, 如实的与他说了一切。
“你爷爷将你托付给了我, 以后,你跟着我回黎家一起生活。”
黎小鱼以为孩子会哭闹, 但他没有。
猫儿虽然一直昏迷着, 但是能听见爷爷临走时和他说的话。
他那时候很想醒来, 可不管他怎么努力睁眼,都醒不过来。
他知道,爷爷走了。
不是不要他,是为了让他能活着。
猫儿的眼泪打湿了枕头, 他晃晃悠悠的爬起身,对着黎小鱼磕了个头, “猫儿谢谢郎君救命之恩。”
黎小鱼伸手摸一下孩子的头, “你姓什么?”
“唐,唐猫儿。”
唐猫儿的伤还需要再多观察几日, 黎小鱼给了银钱,叫医馆好生照顾着,他回家后,将这事与父母说了。
对于自己的先斩后奏,黎小鱼心中也有些忐忑。
担心父母会怪他。
也想好了,要是父母实在不愿,便让唐猫儿跟着卢大海在小饭馆后院住着。
黎九州见不得自家孩子脸上带着忧愁的样子,他一拍儿子肩膀,“你做什么,爹娘都只有支持你的份。家里院子这么大,还能没个孩子的住处?尽管带回来,你没空照看,爹娘都能替你照看。”
周珍娘也连连点头,“你爹说的对,娘明天一早就去给猫儿送些穿的用的过去。时间赶也来不及做新的,先拿你以前的衣服换着,回来的时候娘正好去趟布庄,给猫儿做几件新衣裳。”
爹娘的无条件赞同,让黎小鱼舒一口气。
他露出笑脸,抬起手来,一手搂一个,“爹娘,你们真好。”
夫妇二人被儿子亲近,也闹个脸红。可也舍不得推开儿子,也张开手抱抱儿子,脸上挂着笑。
“咱们小鱼也好。”
这几日黎九州和周珍娘每天都会去看唐猫儿。
小孩是个听话懂事的,爷爷离开,孩子伤心哭泣在所难免。
明明眼睛都哭肿了,可每次见他们的时候,都会带着一张笑脸。
那笑带着讨好的模样,看着都叫人心疼。
人也是瘦弱的很,手腕细的握一下都能断的感觉。他家小鱼五六岁时候的衣服,穿在这孩子身上,大了好几圈。
但再小的衣服也找不到了。
黎小鱼忙起来会两天去一次,都是在下午。
给小孩带他做的一些小点心,吃着吃着就会哭,黎小鱼估摸着孩子是想爷爷了。
每到这时候,他就会抱着小孩,摸摸他的头。
他也没说不要哭的话,想哭就哭,压在心里才更难受。
小饭馆后院重建好的那天,正好也是接唐猫儿回黎家的日子。
黎家的小院确实是大,唐猫儿的房间也大。
周珍娘早就收拾妥帖,里面一应家具齐全,屋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猫儿,以后就把这当家住着。”
唐猫儿的眼泪刷的一下就落了下来,模糊了视线。
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
晚上睡觉的时候,唐猫儿抱着枕头,想着爷爷进入了梦乡。
阿爷,我现在过的很好,你也要好好的活着啊。
小饭馆择了个良辰吉日重新开张。
鞭炮噼里啪啦的放着,周围铺子的伙计掌柜的都来了小饭馆恭喜重新开业。
在小饭馆重建的这些日子里,噪音是少不了的。
虽说没有前世的施工队钻头那些声音响,但黎小鱼不想因此有任何的不愉快。
所以他每天都会给周围的铺子送些吃食去。
有时候是小面包,有时候是煮的绿豆汤或者是酸梅汤。
周围铺子在这些日子里吃着黎小鱼给的好吃的,对小饭馆和黎家人的印象那是越来越好。
这些日子天天盼着小饭馆赶紧重新开业,他们也都馋黎小鱼做的菜了。
听说黎小鱼每天去书院给学子,夫子们单独做,都想去书院蹭吃蹭喝了。
要不是书院进不去,这事还真有人能干的出来。
放完了鞭炮,黎小鱼做了给书院饭堂的饭菜。
全都做好之后,他又另外做了一份。
三菜一汤,用料讲究,摆盘精致。
他找了小饭馆里最好的食盒装着,一起提着,带去了书院。
将给饭堂的菜送了过去后,黎小鱼拎着食盒,去了一趟竹轩堂。
上次多亏了贺辞出手,事情很快的便解决了。
那江安被贺辞教训一通,怒气都记在了贺辞身上,也没有来找他们。
他也没什么别的能拿出来感谢贺辞,只会做个饭菜。
便专程给贺辞做了一些。
至于贺辞会不会吃,那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