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章
    吃多了腻,凌少卿便让伙计们分了。
    伙计们可开心了,又是金贵的干果仁,又是花钱也难买的野蜂蜜,谁不稀罕啊。
    削的不好的李子,全部被煮了水,加了冰糖进去中和酸味,做了果子饮。
    放点碎冰进去,酸甜冰凉,也是另一种风味。
    凌少卿自己也喝不完,也都是给珍馔楼的伙计们分了喝。
    伙计们得了好东西,也是啧啧两声。没想到东家学个做菜,他们还能得这便宜,都想着东家能多学几天了。
    凌少卿学完之后,后厨有专人来打扫。
    收拾好后,要和黎小鱼学做菜的厨子也来了。
    此人姓潘,单名一个五字。
    本是凌少卿母亲娘家,潘家的家奴。
    后来因为做菜好,家中便培养他做了家厨。
    凌少卿母亲出嫁后,这人也跟着一起去了凌家。
    在凌少卿母亲亡故不久,他便被安排来了珍馔楼,当了后厨的一把手。
    凌少卿让他学,就是因为他家奴的身份。
    一应的契书单子,也都在凌少卿的手中。
    这是完完全全他的人。
    不怕他学了后要另起炉灶,凌少卿却白忙活一场。
    潘五不高,有些瘦。
    嘴角自然下撇,面无胡须,有些苦相。眉间的沟壑深,想来是经常皱眉,也是个严厉的人。
    而在接触中,黎小鱼也感受到了此人的墨守成规,不愿改变。
    起因是黎小鱼想看看潘五的厨艺,便让他随便做道菜。
    潘五虽然不屑搭理,可到底是看在凌少卿的份上,也不敢明着张狂。
    而是板着一张脸,话却说的滴水不漏。
    “你是公子的师父,那也算我半个主子,轻易怠慢不得。便做一道宫中菜色,叫您尝尝,指点一二。”
    伙计在他说完,就抬来一个水桶,里面是一条刀子鱼。
    这是土话的叫法,文人雅士们爱叫它鲫鱼。
    黎小鱼看着鱼,又看看成竹在胸的潘五,这是有备而来。
    要做个大菜,给他下马威?
    黎小鱼指着鱼,看向潘五,不确定道:“你要用这条鱼做菜?还是宫中菜色?”
    潘五以为黎小鱼是被他的做法来源震惊,难以置信。
    于是轻笑一声,只觉得黎小鱼也不过如此。
    就他那小主子是个年纪小的娃娃,好骗罢了。
    找个差不多年纪的做师父,这真是荒诞至极,可笑至极。
    说出去谁信啊!
    黎家小饭馆的菜,他之前尝过。
    味道着实不错,可他不信是一个十六岁的郎君能做出来的。
    学厨才知厨艺难成,要经过日日夜夜的锤炼打磨。
    就眼前这白嫩的像个豆腐一样的小娃,能有什么本事?
    怕是刀都举不起来,做菜的肯定另有其人。
    这小郎君还真敢以此行骗,口出狂言要教徒弟,拿自己当碟子菜了。
    真是不知所谓!
    他今日,势必要公子看清楚此人的真面目。
    “这鱼是做豆瓣鲫鱼最好的,公子师父不知道也正常。虽说你也是京城来的,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接触到宫中菜色的。”
    “这是贵人最爱的菜,大姑娘当年得贵人赏识,贵人又见大姑娘爱吃这道菜。不仅让御厨新做一道为奖赏,还写了菜谱赠予。这是何等殊荣?”
    潘五说话时眉眼间透着自豪,那是他最值得炫耀的时刻。
    “那是何等的美味?谁人能想将肉片与鱼肉相结合的这般好?当时潘府厨子没有人做出大姑娘爱吃的口味,只有我做出来了。”
    他最后也是因为照着菜谱做出了这道菜,得以在后厨站稳脚跟。
    黎小鱼听他讲了这许多,直接指着鱼道:“所以你做了这么多年,不知道鱼选错了吗?”
    潘五眉头一拧,“你说什么?”
    “刀子鱼,哦,也就是鲫鱼。这鱼要做的好吃,选鱼是关键。身扁带白,此种鱼肉质地最好,鲜嫩非常。鱼肉微松,熟后轻轻一夹,便可使肉离骨。”
    黎小鱼看一眼水桶里游着的,“而这种黑背色浊的,体内刺多且交错。因刺如树枝交叉错乱,鱼肉难以整块夹起,携带诸多小刺,影响口感。”
    潘五闻言大怒,“你小小年纪,懂什么是鲫鱼?要不是看在你是东家的师父的份上,早将你撵出去,轮得到你在这与我指手画脚?”
    他五岁被卖,一直在后厨打杂。耳濡目染十年,刀工早已磨练出来,开始执刀做菜。
    如今他五十有三,在后厨近五十年,他不懂鱼,难道这小娃娃懂?!
    潘五话音刚落,凌少卿就开口道:“潘叔,那是我师父。”
    潘五闻言戾气收敛,却也没有多好的脸色。
    “大小姐都说我做的豆瓣鲫鱼最像宫中口味,她最是爱吃。出嫁时都带着我去凌府,她是吃过宫中豆瓣鲫鱼的,她都说鱼没问题。”
    黎小鱼看向凌少卿,“你母亲,是真心喜欢这道菜吗?”
    凌少卿下意识的看一眼潘五,而潘五也在黎小鱼问出来的瞬间,看向了凌少卿。
    只一个眼神,潘五便如遭雷击。
    难不成那小儿说的竟是真的?
    凌少卿移开视线,“母亲是很爱吃潘叔做的豆瓣鲫鱼,一直说潘叔做的,与宫里吃的味道极为相似。只是刺有些多,其它实在没什么不同。”